多孔陶瓷微球是如何制备的? 喷雾干燥技术 – 驰飞超声波
陶瓷微球是以无机硅酸盐为主要原料,经特殊工艺加工制成的陶瓷球体或类球体,直径多处于微米至毫米级别。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,按结构差异可将其分为实心型、中空型与多孔型三类。
这类材料既具备陶瓷本身低密度、较高比强度、优良耐腐蚀性等特性,又兼具微球的均一性与极高比表面积,因此在催化、生物医学、药物释放等领域应用广泛。对陶瓷微球而言,尺寸与孔隙结构的变化对其在催化、吸附等领域的应用影响显著。其中,陶瓷多孔微球因特殊的形貌与结构(球体外壳层或内核层分布着连通或封闭的孔结构),兼具低密度、高孔隙率与大比表面积等优势,目前已在药物缓释、催化分离等领域展现出重要应用价值。

一、氧化铝多孔陶瓷微球的发展
氧化铝微球长期以来是科研与生产领域的常用材料。国内最早关于氧化铝微球的研究报告由朱洪波于 1993 年发布,其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出 β-Al₂O₃微球,为我国该工艺制备氧化铝微球奠定了基础。
此后,有研究者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出球形度佳、粒径约 100μm 的实心氧化铝基陶瓷微球。随着研究深入与应用拓展,中空微球逐渐受到关注。这类微球的空心部分可负载特定尺寸物质,形成类似 “包覆” 的效应,且密度极低、比表面积较高,因此在生物、催化、电化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。
后续研究者通过葡萄糖催化聚合与离子吸附获得铝碳复合球壳结构,经高温煅烧后得到表面光滑、粒径均一、分散性良好的亚微米级氧化铝空心微球,为该类微球的制备提供了重要思路借鉴。
氧化铝空心球虽孔体积较大,但均为闭孔结构,无法满足过滤领域对开孔结构的需求,因此氧化铝多孔微球逐渐成为研究热点。
二、多孔陶瓷微球的制备方法
1. 喷雾干燥法
喷雾干燥技术最早可追溯至 19 世纪 20 年代,最初作为洗涤剂与乳制品工业的干燥工艺应用,后逐渐拓展至材料、化工等多个领域。经过不断发展演变,相关干燥技术已形成冷冻干燥、超临界干燥、纳米干燥等多种类型,广泛应用于食品、医药、陶瓷、染料、乳粉、林副产品、生化制品等领域。
喷雾干燥法是工业制备微球结构的常用方法,具有粒径分布均匀、球形度佳的优势。但该方法的发展受雾化方式限制,存在微球尺寸分布较宽、产品均一性不足的问题;此外,干燥过程能耗较高,热解产生的尾气也需额外处理。
2. 硬模板法
模板法通常是选择特定规格与结构的粒子作为模板,将目标物质结合于模板表面,再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去除模板,最终获得目标产物。根据模板差异,模板法可分为硬模板法、软模板法与牺牲模板法。
硬模板法是制备中空微球的常用方法,操作简单,且可通过模板选择调控产物的形态、尺寸等参数,被认为是制备多孔微球最直接简便的手段。常见模板材料包括 SiO₂、聚苯乙烯、碳球、金属及金属微球等,目前通过该方法已制备出多种材料的微球,如 CuO、TiO₂、ZnO、Mn₂O₃、CeO₂、PbS、ZnPb、Cr₂O₃等。按壳层形成方式不同,硬模板法可分为以下四种:
(1)层层自组装法:将目标颗粒通过静电作用吸附于带电模板表面,形成壳层结构,最终通过特定方法去除模板得到目标结构。目前,利用该方法已成功制备出 SiO₂、TiO₂、Fe₃O₄微球等。
(2)模板表面吸附法:利用模板表面的官能团结合核壳材料,形成壳层结构,再去除模板获得目标产物。该方法的关键在于通过改性使官能团能够直接吸附粒子。
由于粒子是通过模板表面官能团的结合作用吸附形成核壳结构,因此产物壳层厚度取决于官能团吸附力的大小。但常规官能团吸附作用有限,导致该方法制备的产物壳层较薄,不适用于厚壳层结构;同时,较弱的吸附作用易使模板去除后核壳结构崩塌。
(3)直接化学沉积法:通过加热、光辐射或等离子体激励,使化学物质以原子态在模板表面沉积形成薄膜结构,再去除模板获得目标产物的方法。该方法常以金属醇盐为前驱体,通过醇盐水解缩聚在模板表面直接沉积形成沉淀,进而制备金属化合物微球。
该方法制备的中空微球壳层较厚、机械性能较好,但对模板要求较高,且醇铝盐的水解速率需严格控制,因此目前应用范围较窄。
(4)介孔壳层纳米浇注法:与其他方法的最大差异在于其模板为壳层带有介孔结构的实心球。使用时,将目标粒子引入模板,使其填充于模板壳层结构中,去除模板后即可得到具有相同介孔结构的空心球。
该方法可直接制备介孔结构中空微球,是制备此类微球最简单直接的手段。但它对目标粒子与模板的匹配度要求极高,粒子需能优先进入模板介孔;同时,模板要求苛刻(需内部实心、壳层带介孔结构),导致成本较高,因此目前主要用于制备 SiO₂微球。
3. 乳液法
乳液法又称软模板法,通常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形成的均匀稳定的液体分散体系。其原理是在乳液中析出固相,使成核、生长、聚结等过程局限于微小乳液液滴内,进而形成球形颗粒。与硬模板法相比,乳液法的模板更易去除,且去除过程对坯体影响较小。
相比其他方法,乳液法具有多项优势:(1)粒径可控;(2)团聚现象少;(3)发展潜力大。随着乳化剂材料的不断开发,利用该方法制备的微球结构种类将更加多样化。但乳液法常需使用大量有机溶剂,对环境与人体存在一定危害;同时,需通过乳化剂的相互配合提升液滴稳定性。因此,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在保障安全健康的前提下,研发稳定性更高的乳化剂。
关于驰飞
驰飞的解决方案是环保、高效和高度可靠的,可大幅减少过量喷涂,节省原材料,并提高均一性、转移效率、均匀性和减少排放。为企业提供围绕功能涂层的全套解决方案及长期技术支持,保证客户涂层稳定量产;针对特殊器械涂层需求,提供涂层定制研发服务;提供各类涂层代工服务。
杭州驰飞是超声镀膜系统开发商和制造商,产品主要应用于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喷涂、薄膜太阳能电池、钙钛矿、微电子、半导体、 纳米新材料、玻璃镀膜、 生物医疗、纺织品等领域。
英文网站:CHEERSONIC ULTRASONIC COATING SOLUTION
驰飞提供专业涂层解决方案:https://www.cheersonic-liquid.cn/